[说明]《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影评 篇一电影《红星照耀中国》通过斯诺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动荡时局中为争取民族解放而不畏牺牲的大义担当、与根据地百姓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鱼水情谊,和团结并带领人民群众革命到底的信念情怀。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八十三年前,一个美国记者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冒险深入到被重重封锁的陕北小镇保安,对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亲眼见证了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迷人风采,并庄严预告: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影片真实再现了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心系民族大局、坚持革命斗争的故事:无论是时局动荡中为争取民族解放而不畏牺牲的大义担当,还是与根据地老百姓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鱼水情谊,亦或是团结并带领人民群众革命到底的信念情怀,都伴随情节的展开一一铺陈、精细刻画,可谓是当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历史映照。
矢志不移,追求真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红军领袖将领和普通人一样,或出生贫苦,或家境富足,却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思想不断发生转折,逐渐了解和接触马克思主义,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冒着被捕杀头的危险,从学生、士兵、农民成了旧世界的造反者,这就是一个个共产党人的由来。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他们凝聚在一起,让他们笃信不疑,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自己的一切。无论普通群众和红军战士,坚信共产党人带领他们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义无反顾地加入这支穷人的队伍,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斗争。
坚韧不拔,顽强斗争。红军长征,是一次可歌可泣的远征,是一部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围堵之中,红军缺衣少食、武器简陋,既要和装备精良、数倍于己的敌人作战,还要经受雪山草地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战胜自身的疲劳、饥饿、疾病,以无比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创造这一奇迹,依靠的是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钢铁般顽强的革命意志,这正是红军维系旺盛斗志的革命觉悟,是他们为之战斗和牺牲的简单的信条,如果有丝毫的迷茫、动摇、懈怠,是不可能战胜这些超越人类想象的艰难困苦。
公而忘私,思想纯粹。他们追求崇高的理想,一切只为革命的目标,致力于革命事业,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奉献,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共产党人和他们的队伍,食物粗粝、住所简陋,其中很多人放弃了原来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选择长期艰苦的生活。这里没有贪污浪费、穷奢极欲、腐化堕落,表扬的是个人或集体的勇气、无私、勤劳和其他美德,批评“政治落后”、“个人主义”、“反动习气”,培育和保持高尚的革命情操。官兵一致,干群一心,领袖和群众关系亲密而融洽,革命者为劳苦大众勤奋工作、英勇战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全力支持,和共产党是真正血浓于水的关系。
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中国成千上万的青年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捐躯牺牲,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会获得胜利。无数革命先辈为了理想信念,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换来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就是信仰,它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是一簇熊熊燃烧的火炬,汇聚无穷的奋斗力量。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仍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继续前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20某某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影片《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追忆过去,铭记历史,更能激励新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二《红星照耀中国》是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它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其中的形象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面容瘦削,比一般中国人高,背有些驼,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没错,这就是。这是斯诺在刹那间对他的印象,其实同志还有很多优秀品质。
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斯诺第一次见到他时,同志正和两个青年农民谈话,还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从“认真”这个词语我可以看出同志特别尊重青年农民。虽身为苏维埃掌权人,但仍和百姓之间亲密交谈,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着实令人敬畏。
同志也是一个纯真朴实的人。斯诺初来保安,同志就十分热情地招待他,并在斯诺访问时把他所有问题都做了详细的问答,如: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党员?红军是怎样成长壮大起来的?他全部告诉了斯诺。说明他不怕斯诺把这些告诉别人。对他这个老外没有戒备之心。从这些表现就可以侧面烘托出同志的善良、淳朴。
那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么一个平易近人、淳朴善良……的领导呢?那就是——阅读。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同志就是通过这一阶梯成为一个革命领袖的。
小时候同志家境不是特别好,所以很早就辍学了,使他离书远了一步。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对艺术的追求,他不断找机会读书。特别是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隋唐演义》……这在大人眼里是禁书。所以他总是背着大人看。久而久之,这些书对他产生了影响。他相信了佛教,开始了对生命的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后来又接触了一些西方文学。为了学习先进教育,他第一次到离家五十里远的地方。后来去了长沙,读到了报纸,知道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一个共产党员。
读书,使从农民变成了唯物主义者。
读书可以改变思想,可以改变行动,可以改变一生。
读《红星照耀中国》,我收获了很多。你们收获到了吗?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和感悟 篇三美国记者斯诺不远万里,怀揣对中国革命的无数问题,为探索红军真实情况进入苏区,并实事求是地进行采访记录,写下了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斯诺提出的问题,同样也是我的疑惑。带着疑惑,我对那片心驰神往风景——延安,作了一次精神之旅。
那些战士们长期经历如此激烈如此英勇的战斗,而且就像各种立场的观察家们所承认的那样。他们之所以那样战斗是因为什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在他们的运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革命原理?他们之所以顽强得不可思议,是因为他们怀揣着怎样的希望,怎样的目标,怎样的理想?
从质疑到明白再到感动,首先我跟随着作者来到了延安,遇到了鼎鼎大名的红军总政委周恩来,从他那说话的语气深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个平易近人、温文尔雅的人,他还那么博学多才,作战策划时,他头脑冷静。 ……此处隐藏1696个字……走的小道,穿越了亚洲高耸的雪山和宏伟的大河,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举国迁移、飞夺泸定桥、解放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在漫长的征途中,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最终完成了为后人所歌颂的长征,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在第七篇中,作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喜欢红军?”人们争抢着回答。其中一个几十岁的少年,即使害怕作者这个“洋鬼子”,但是仍然站出来,大声说:“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为咱们的权利打仗的!”共产党红军队伍,从来都是为了人民而战斗的,他们不称自己为兵,而是战士!是人民的战士!在国民党势力大大强于共产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加入共产党?因为信仰,红军战士中大多数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相信自己是在为家庭、为土地、为国家而战斗!红军就是人民!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吴起镇遇到的那位电气工程师,徐承志,他放弃了华南高达一万元的年收入,来到陕西这片未开化的荒山之中,就是因为他敬爱的祖父——宁波一位著名的慈善家,老人在临终时嘱咐年轻的徐承志:“要献身于提高人民大众文化水平的事业。”在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各行各业都在拯救我们的民族,中华五千年来的优良传统,靠着祖祖辈辈,薪火相传!
“革命觉悟”是所有红军战士最独一无二的,是白军所无法复制的,在红军的政治会议上---在那里,我们能够听到,听到那牢牢根植于红军战士心灵的信念,他们愿意为之去战斗、去牺牲的信念!
书中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那硝烟弥漫的年代,国民党宣扬鼓吹,说共产党是“无知土匪”、“强盗”。然而斯诺却用事实,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号召中国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用行动告诉了那些侵略者,中华儿女有风度,有气质,也有能力守卫自己的国家。斯诺还在书中写到:还是孩子的少年先锋队员为斯诺不叫他“同志”而不高兴,他写到,我想,这些孩子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历经八十多年,硝烟散去,鸟语花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在欣喜的同时,同学们不妨抽出时间,翻开这本《红心照耀中国》,看一看是什么成就了中国今天的繁荣昌盛。
红旗飘扬,红星永照!红日当空,热血永存!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600字 篇五红星重照耀,中华辉煌现。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世界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作者。斯诺在中国的七年间,对于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关问题,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所以当1936年6月斯诺得到一个能够亲自进入红区,寻找答案的机会时,他义无反顾地决定前往冒险。
他在西安见到了红军指挥官——周恩来,了解到了周恩来总理走上革命的历程和他的卓越才能。
接着在前往保安的道路上,了解到了几个年轻的红军战士,他们一致认为没有人会不喜欢红军,因为红军教他们认字,帮助他们,待他们极好,还帮他们平配土地,其中有一个四川的农村少年,就是为了向红军这样,为人民谋利益,因此选择了参军。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出来的,但他们大多数还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而来的。
这些年轻红军们几乎都遭受过人生的悲剧,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相当快活,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看完他们的事,我不禁对他们的团结友爱、乐观积极、严己律己的精神风貌感到钦佩,这在当时消极的中国社会环境下,实属难得。
作者着重介绍了毛泽东这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由来,以及他的一些个人情况,最后还记叙了红军的发展壮大、胜利与失败的战争以及最后通过长征到达甘陕的历程。
这几章带领我们初步了解红军的事迹。每个人都有自己参军的理由,但不变的是,一颗心永远向着中国,向着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的长征作为他介绍的一个大背景,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长征的艰险,还写了红军到达西北后刘志丹同志的早期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刘志丹较为激进的革命路线。接下来他用一支笔描绘出了中国西北老百姓的苦难,这包括缺乏饥荒的有效赈济手段导致大量人民饿死以及人民奋起反抗的反抗经历。随后,他前往了前线,记述了他去甘肃边境和前线的所见所闻。然后,他引用战士们的回答,带领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士们的热情和激情,更显示出了报道的真实性。
让我感慨颇深的是那篇大渡河英雄。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有可能会遭到歼灭。但河流越来越急,渡河的难度也在大幅度增加,前面两天已经渡过了大约有一师人,但到第三天,渡一船人需要四个小时,照这个速度,全部人过去得要好几个星期,还没过河,他们就会被包围。作文彼时,国民党蒋介石的飞机已经发现了这个地方,大肆轰炸。敌军从东南方向急驰而来,还有其他部队从北方赶过来。没办法,渡江是行不通了,于是他们只好改变策略,红军战士们赤脚沿着峡谷间迂回曲折的小道,向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泸定桥。
部队日夜兼程,休息、吃饭顶多10分钟,这时还得听筋疲力尽的政治工作者向他们讲话。最终,他们安然度过了大渡河。
红军战士们坚持到底、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歌颂。
除了战士们,共产党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也被记录下来,反映了中国残酷的阶段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了共产党团结起来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同一时期,在战争的另一端有一群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红色中国少年。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希望,也给我了比较深的印象。他们喜欢红军,大概是因为在红军中,他们生平第一次受到人的待遇,是红军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是他们在少年们黑暗无边的生活里照射进了一束光亮。他们学会了体育运动,他们受到初步教育,他们对简单的马克思主义口号有了一种信仰。这些,都来源于可敬的红军战士们。
此外,还讲述了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出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优秀的领导才能,使得红军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此时,俄国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俄国顾问李德在指挥作战出现了失误。
最后具体讲了西安事变的具体情况和过程,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的挑战及其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合起书页,我激动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脑海里依然浮现着一代革命英雄的传奇人生,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一串红色的记忆。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