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管理外包员工要以共赢为本
管理外包员工要以共赢为本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企业通过委托外部服务商,连续提供过去通常是由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特别是由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从事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践证明,如果要让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核心竞争能力,那么把一些外部服务商做得更好的事情,毫不迟疑地外包出去。这样,企业便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能够极大地提
升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范域的竞争能力。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2014年以来,一批大学毕业生与北京亚太兰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签约。“他们工作在摩托罗拉,薪酬和管理在亚太兰特。”显然,这批大学毕业生就是以外包人员的身份进入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工作的。并且,除摩托罗拉自己的员工外,与亚太兰特外包员工在同一场所内工作的人员,还有另一家外包服务提供商——汇通公司派遣的员工。
不过,亚太兰特外包员工的薪水,要略高于汇通公司派遣的员工。2014年12月,摩托罗拉发给亚太兰特一封邮件,称有关派遣17名工程师的外包服务合同不再延长。2014年1月11日,摩托罗拉又召开会议,要求这17名员工必须与亚太兰特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停止其在摩托罗拉的一切工作。
对于此举,亚太兰特的外包员工揣测道:“可能是想让我们中的一些人与汇通签约,从而继续为摩托罗拉工作。”结果也正如这些外包员工所揣度的那样,1月14日,17名员工找到亚太兰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当然,亚太兰特是不会吃这个哑巴亏的。这样,又经过一番波折,直到3月25日之后,才如摩托罗拉所愿,原亚太兰特的员工与汇通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接下来,事态的发展是不甘受辱的亚太兰特,祭起了法律的武器,将摩托罗拉推上了被告席。于是,2014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才有了北京亚太兰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诉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一案的发生。
北京亚太兰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称,它与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有效期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2014年1月1日,摩托罗拉终止了与亚太兰特公司的合作,却将其派去的17名工程师全部留在公司工作。亚太兰特公司认为,摩托罗拉是在明知工程师们与亚太兰特存有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继续使用亚太兰特的员工为其工作,侵犯了亚太兰特的用工权和企业经营权。
假如这个媒体报道基本属实,北京亚太兰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与17位工程师的合同还没有到期,并且,这些工程师并没有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在法律的框架下,与亚太兰特达成解除合同的共识,而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却强行将他们留用,肯定是非法的行为。因为,只有当这些工程师与亚太兰特在法律的框架下,合情合理地解除劳动合同后,摩托罗拉才能聘用他们,否则是不能聘用的,更何况还是明知对方合同尚未到期。
姑且不论亚太兰特与摩托罗拉孰是孰非,但是,由该案例中引致的外包员工管理,确实让人深思。根据媒体报道,从上班第一天起,亚太兰特外包员工就发现自己胸前的厂牌是绿色,而摩托罗拉自己员工戴的却是白色的。更由于亚太兰特对外包员工管理的失位,又没有就此与摩托罗拉进行管理沟通,或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对外包员工进行相关课题的培训。
这样一来,亚太兰特外包员工将摩托罗拉的做法视为歧视,当在情理之中。所以,每次在食堂吃饭,员工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两派:白牌一派、绿牌一派。亚太兰特外包员工如是地说道:“除了和上司在维修工作中的接触外,白牌绿牌都各自活动,没什么交叉。”
更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亚太兰特的外包员工每天都在摩托罗拉工作,但是,来自于摩托罗拉的各种暖人心活动,却无法惠及到这些外包员工。可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后产生如此严重的员工隔阂,摩托罗拉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竟然会声称,对外包人员管理的职责主要在于一线经理,对此她不了解,不便发言。
其实,早在1994年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年会上,galeparker主席就已经明确地指出:“人力资源部门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传播人力管理技术,担当员工群体的沟通、宣传和倡议者角色,成为首席执行官的战略伙伴。”
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竭的源泉是人才。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无论是朝向经度还是朝向纬度,都愈演愈烈。为了应对如此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环境,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于是,随着人才战的愈演愈烈,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任何一个组织要拥有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必须永续不竭地开发组织所拥有及可能拥有的一切人力资源。那种关于将“人力资源外包”,理解为“既然外包出去了,就将一切都撒手不管”等诸如此类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而事实上,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者将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逐步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于企业更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是实行外包管理业务的组织,企业的人事行政机构更应该要重新界定好自己的角色,设法让自己的工作,投组织所拥有的一切员工之所好。
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设法以组织所拥有的良性企业文化去凝聚企业员工与外包员工,携手朝向企业所
拥有的共同愿景一道成长。还要特别注意,在外包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担当员工群体沟通的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要大力强化起来。因为在外包活动中,要牵涉到发包方与受包方两个对等的行为主体,并且人际交往又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
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外包后,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外包服务商的双方沟通与互动,来管理外包员工。只有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并努力提升自己,争取成为决策层重要的智囊团,人力资源外包后的优势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人才成为企业唯一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已经是大势所趋,若要获得人才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毕竟,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更多牵涉到的是人,而不是物。并且,人才的概念并不是静态的、固化的。所以,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运营时,更多考虑的是人的因素。
考虑到员工不仅需要得到公平合理的报酬,而且也需要得到提升自我与发展自我的充分表现。这样,在满足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对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的管理,做出更多的思考和理性的规划。
倘若要深究起来,亚太兰特诉摩托罗拉案之所以发生,还是在于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不能平缓自己的心态,立足于双方都能做强做大、共赢发展的正确理念。以前,业界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大多都是持盲目的乐观态度。受此引致,流行的人力资源外包管理业务,泛盖到人事代理、员工招聘、培训教育、薪酬管理、职业规划、社会保险、福利、津贴等多个领域。
然而,随着亚太兰特诉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一案的发生,业内将会以更加理性的眼光,来审慎地看待人力资源 ……此处隐藏9572个字……积极性,也增强了员工的成就感和回报企业的忠诚度,三年来,全厂共完成科研推广和现场试验263项,获公司级科研项目、革新项目奖43项,创经济效益24633万元。三是让德才兼备的人“有位可就”。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使用上,不唯身份重业绩,不唯学历重学力,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为员工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打开了绿色通道。我厂作业大队青工刘善庆立足艰苦岗位十几年,勤学苦干,锤炼作风,曾荣获厂“党员操作明星”、油田公司和黑龙江省“技术能手”等称号,~年竞聘中他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走上大修一队技术员岗位。几年来,全厂先后有314名优秀工人经过公开竞聘被选拔到干部岗位。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岗位竞聘,员工岗位成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信心更加坚定,“岗位靠竞聘、薪酬凭贡献”已在全厂形成共识,呈现出人人争先、奋发向上的喜人局面。三、精心营造以人为本氛围,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环境保障环境是人与企业进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几年来,我们坚持精心营造团结真诚向上的人文环境和清新优美温馨的工作环境,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员工行为,使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内在潜能和动力。1、注重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员工为企业发展尽责,企业为员工发展助力。我们注重引导员工把个人意愿与企业愿景高度统一起来,在实现企业大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一是保障员工的参与权。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的基础上,探索基层民主管理经验,实施优秀代表提案奖励机制,广大员工通过恳谈会、公开栏、企业网等途径,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关注企业发展动态、监督管理热点问题,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及重大事项的透明度,促进了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落实。二是培养员工的忠诚度。诚信是市场
经济的基本要求,只有员工对企业保持高度的忠诚、才能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去年,我们在全厂青工中开展《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书研讨活动,教育引导员工以书中主人公为榜样,增强主动性、强化责任心,争当企业“送信人”,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采油48队在一次资料检查中,发现一口水井日注水量异常上升了46m3,有人担心如实上报可能会影响检查评分。但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在资料录取问题上一定要实事求是,决不能含糊,名次可以降,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思想不能丢。进而形成了“只要真实的资料,不要虚假的荣誉”的理念,全队员工从严从细对待每一项工作,不放过一个“低标准”,不原谅一个“小差错”,不容忍一个“过得去”。正是凭借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全队生产管理始终保持高水平,先后荣获大庆油田唯一金牌“七连冠”采油队、油田公司“功勋”采油队、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及“百面红旗”先进单位等称号。三是实现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员工的形象代表企业的形象,特别是作为上市企业的组成部分,我们每名员工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间接地影响企业在市场、股东和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为此,我们不断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规范员工文明用语、衣着服饰、工作标准及相关流程做起,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严格制度执行,加强纪律约束,2014年以来,先后依法与30名违法违纪过失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并通过编制人事政策宣传手册、员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及有关规章制度选编,保证了员工知情守法,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和谐有序进行。2、注重个人与团队的和谐。企业员工作为团队的一员,只有时时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馨,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家,关心这个家,愿为大家庭做贡献。近年来,我厂十分注重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一是满足员工对环境的需求。筹集资金为采油一线小队配备了台球、乒乓球、电视机等文体用品,修建和完善了荣誉室、图书室、活动室、配餐点,发放配备各类书籍及学习用品,为员工营造了清洁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目前,全厂166个一线基层队,有图书室78个,藏书40355册。厂团委结合开展“青年读书计划”活动,今年为基层团支部配书5100多册,其中制作成10个流动书箱有1100多册书在基层团支部传阅。二是满足员工对安全的需求。构建安全文化体系,树立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保安全”的理念,开展“以人为本,关注安康”活动,在成本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拨付专项资金5000万元,为生产一线完善了岗位防中毒、防污染、防侵害措施,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保证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2014年以来,我厂连续三年获油田公司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并于~年获得了全国“安康杯”优胜奖。三是满足员工对情感的需求。广泛开展建设“职工之家”和“职工小家”活动,透过人文关怀,强化小团队的家庭感觉。采油43队确立了“队以人为本,人以队为家”的核心理念,通过塑家风、立家规、建家园,积极营造“家”文化氛围,让每名员工都感到家的温暖、家的亲切,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的员工主动把家中的盆花拿到单位,并自费购买窗帘、装饰品把值班室装饰一新,充分体现了个人与团队的和谐共进。3、注重人与人的和谐。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建立员工之间以及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良好的沟通协作,对保证企业有效运营及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注重从四个方面促进这种和谐的关系:一是建立互信的干群关系。注重继承大庆优良传统,把“信任”作为干部群众理解与沟通的基础,对干部提出了“三句话”要求,使干部懂得,只有清清白白做人,才能让群众佩服;只有老老实实工作,才能让群众信服;只有公公道道办事,才能让群众折服。通过编印基层干部知识手册、组织基层干部培训,促使干部自觉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优良传统,从上班穿工服等小事做起,从关心员工冷暖等细微之处抓起,知民情、达~,做群众的贴心人,有效密切了干群关系。二是建立互动的师徒关系。在青工中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选出品质好、作风过硬、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技师、技术能手与新入厂、新上岗青工结成技术帮教对子993个,通过签订师徒合同,鼓励师傅传技术、带作风,激励青工学本领、强素质,师徒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促进,加深了交流与沟通,促进了技能水平的共同提高。三是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倡导员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加强团结、增进友谊,全厂各基层单位员工自愿集资建立互助基金68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员工的“燃眉之急”。同时,坚持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完善了困难员工生活保障机制,对员工的困难做到掌握准确、关心到位、帮助及时,体现了组织的关心与温暖。四是建立互融的社区关系。以图书馆、体育馆、萨南广场等文化阵地为依托,成立英语沙龙、网络教室、文学协会、体育协会等八大协会。积极开展各类智力竞赛、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广泛吸收社区的友邻单位和其它群体人员参加,让全体萨南人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共用团结合作的大舞台;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营造和谐融洽的小天地,从而为企业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几年来,我厂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做了一些工作,见到了一定效果,但与公司的要求及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请您继续关注:www.)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在致力于“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理念培育高素质员工队伍,为打造百年油田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