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

时间:2024-11-07 11:19:45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本文共9483字]

[前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书:穷人)

这篇小说是世界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初读要求:

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反馈初读情况。

2.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1.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请默读梳理,形成文字。

2.学生自学:

(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

(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点评。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了两个遗孤。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四、三读课文,初步扫描人物

过渡谈话: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体内容,我们就可以认识有关的人物了。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桑娜、渔夫

五、引导读文,了解故事起因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温暖而舒适的小屋,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也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劳。

(板书:温暖而舒适、勤劳)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啸”“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

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敢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每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

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

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并做出评价。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谁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再让大家都说一说)

2.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的一个个情节也在感动着我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二部分(3—11自然段)。

二、抓住重点,感悟桑娜品质

1.这一部分中有哪些场景令你感动呢?请看阅读提示。

【出示课件8】

阅读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

2.学生汇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孩子,这件事很令人感动。

3.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忐忑不安)

(2)师过渡:这段话省略号特别多,从这五个省略号中,我们感受到桑娜的思绪混乱与不安,感受到了桑娜的内心矛盾。 ……此处隐藏5311个字……27自然段。

(2)找到对话中的几处沉默,并联系上下文思考: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集体交流。

明确:有两处沉默。第一处在第20自然段。面对刚从死亡中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他收养孤儿的事,只能不作声。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惧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妻子沉默,所以也一时无语。

第二处在第23自然段。一方面桑娜对于邻居西蒙惨死,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而感到难过与沉重。另一方面桑娜把事情告诉了渔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

过渡:刚才,我们在体会桑娜的品质时,抓住了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段。那么,要体会渔夫的品质,你们认为应该抓住哪个段落来体会呢?

(3)指名发言,出示句子,进行探讨。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议一议: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忧虑”些什么?

明确: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孩子是不能和死人待在一起的,总要有人抚养。可是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十分艰难,如果再加上两个孩子,往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②说一说:渔夫经过一番简短的考虑后,最后做出了一个什么决定?(把孩子抱来。)

③感受写法:这一段文字从哪些方面对渔夫进行了描写?(神态、语言、动作。)

④理解句子:“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A、换词法理解“熬”字。(可换为“挺、度、顶、坚持、克服”。)

B、讨论:这里为什么要用“熬”而不用其他的字词呢?

(“熬”是极度忍受的意思。反映了渔夫明知困难大,却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这两个孤儿的善良而美好的心灵。同时,也表现了渔夫的坚强,虽然身处困境,却相信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⑤读一读:语速由慢到快,语气由迟疑到坚定,读出渔夫内心做决定的过程。

(4)品读结尾,再次体会人物的品质。

①听了丈夫的话,桑娜为什么“一动不动”?试着体会她此时的心情。

②再读文字,看课本插图,想象当时的画面,说说渔夫会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反应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读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桑娜虽然没有和渔夫商量就把孩子抱回来,但渔夫和她的想法是一样的,看到熟睡的七个孩子,妻子的善良也让渔夫开心、感动。

(5)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商量了吗?(生:没有商量)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却完全一致,这叫什么?(生:不谋而合)这也说明他们夫妻两人那颗善良的心是相通的。

4、走近细节,挖掘易被忽略的文本意蕴。

(1)容易忽略的时间点。

过渡:《穷人》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琢磨。每一次阅读可能都会有些新的发现。我们先来说说大家可能忽略的时间点,请大家找出文中表明故事展开的时间的语句。

学生寻找:“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睡觉还早。”

质疑: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为什么说“睡觉还早”,这时不是已经很晚了吗?

明确:我们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懂穷人的“穷”,但“睡觉还早”四个字更能道出穷人之穷。桑娜之所以觉得“睡觉还早”,是生活所迫。往常这个时候,丈夫肯定还没有回来,所以睡觉还早;自己也总是一直缝缝补补,所以睡觉还早;等丈夫回来,桑娜还得与丈夫一起清理渔具,所以睡觉还早。而这对贫穷的渔家夫妇就这样起早贪黑地拼命劳作,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他们的生活很艰辛。这四个字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

(2)走近容易忽略的人物形象。

过渡: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谁?对,是桑娜和丈夫。但是他们是文中仅有的“穷人”吗?不,还有西蒙。西蒙在这篇文章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她悲惨的命运是那个时代众多可怜人的缩影,作者写她仅仅是为了表现她的悲惨吗?大家再仔细读一读第7自然段,你们还感受到了什么?

思考:①西蒙爱孩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②文中写道:“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西蒙临死的时候,想抓住什么呢?

明确:西蒙知道自己挨不过这个晚上了,用自己身上可以取暖的旧头巾、旧衣服盖在孩子们身上,既写出她们家触目惊心的穷,更写出“穷”背后深沉朴素的母爱。在她临死前,她既绝望又痛苦,自己死了,两个孩子怎么办?所以她想抓住命运,想让死神放过自己;她也想抓住一点什么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活下去。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同学们,课文中描写桑娜,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展开的。通过她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她从忐忑不安、害怕、自责到坚定的复杂心情,使得人物的形象更真实、饱满,也让我们的心跟着一上一下。心理描写是描写人物时常用到的写法,我们也要掌握好这一描写方法。

1、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二选一)

小练笔1:“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小练笔2:西蒙临死前把自己的旧头巾、旧衣服盖在孩子们身上给他们取暖,可见对于死亡,西蒙显然是有预见的。那么,在临死前,她可曾想到把自己两个可怜的孩子托付给邻居桑娜?这个善良的母亲一定会想到的,但她却没有那样做。她会有怎样复杂的心情呢?请你想象一下,写一写。

2、指名读话,集体评议。

四、课堂回顾,拓展阅读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走近了桑娜,走近了渔夫,走近了西蒙,也走近了文章中易忽略的细节,感受到了穷人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感受到了文字中蕴含的深意。这个故事读来既让人难过,又让人心生温暖。难过的是,在那黑暗的时代里,穷人那么努力,却依然贫困无助;温暖的是,穷人虽穷,却保持着一颗金子般的善心,这善心,足以抵御贫穷、黑暗。如果还有后续的故事,我们相信桑娜一家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这节课上我们感受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也体会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大家的表现都不错,

2、拓展阅读。

(1)读一读雨果的叙事诗《穷人》,可将其与本课对比,感受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2)可读一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如《启蒙课本》《俄罗斯读物》等。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本文共948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