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一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法国
1、由于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又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到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制度。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①行政权归总统,他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3.1875年宪法的颁布的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③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二、德国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几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2、《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内容:①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③议会:是立法机构,分为两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其中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3、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积极意义: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
②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局限性:①保留了普鲁士的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的传统,。
②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鸦片前夕的中国和英国(背景)
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使英国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必然性)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高潮:虎门销烟——偶然性)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抵挡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4、鸦片战争的影响
(1)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主权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是一种倒退。
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客观上是一种进步。
(2)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半殖半封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 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 中国思想领域发生变化: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新思潮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根源)
2、外国侵略加剧了矛盾
3、自然灾害激化了矛盾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前期: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
2、后期:天京变乱—提拔青年将领,提出《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天京陷落
三、太平天国的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来分,不论男女
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分配方法:每户只留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天国
(3)评价:① 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 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具有空想性;
③ 绝对平均主义也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维护的还是小农经济,与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相违背,具有落后性。
2、后期:《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未能实行。
四、太天平国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1、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2、时代赋予了它反侵略的新任务
3、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
4、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之前,农民阶级承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六、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
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1)19世纪晚期,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要求对外资本输出。列强默许和纵容日本侵略(国际背景)
(2)日本的以侵华征韩为核心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3)清政府的腐败
(4)朝鲜农民起义(契机)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马关 ……此处隐藏3881个字……到高分数的。
背大事年表是毫无疑问的,以及那些细小的知识点,这是选择题肯定会考察。你如果连哪个时期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那选择题会很惨烈的
关于回答里面各位朋友提及的原因 特点 意义。其实前期文科同学开始学习历史,我建议你们背。记忆这种东西,当你记忆五遍以上,基本烂熟于心(亲测有效)。原因 意义 特点 其实有自己的模板,有的时候做着做着发现写来写去哪个时期也就那几句。前期你的记忆是为了后期你答题时可以很自如地写出,一开始是会辛苦点,但照葫芦画瓢,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高三会轻松很多。
其实高三二轮复习的时候,我已经很少用课本了,背课本,时间那么紧,怎么可能呢。一是我早前的背诵给我打了底子,大题会轻松不少。二是我自己总结了些小套路。三是很多问答答案可以从材料里改装。再多列点,问答题只扣一两分很轻松。
历史建议在二轮复习的时候,按照大事年表的顺序,自己去整理一个表格或是时间轴,归纳在某个时间段内各个因素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知识的掌握和内化(这个最好建立你的课本已经把知识点掌握很熟的情况下),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大题的得分。
自己整理笔记这是我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内容,到了最后高考其实课本没看就直接上考场了,因为课本的东西我在一百天的时候就打好基础了,最后的冲刺我只是在自己内化知识和寻找选择题提高的方法。
所以,要背书吗,当然要背,不是要一直背,是要你在背诵的过程中记住琐碎的知识点的同时,你能拉出一个历史脉络,一个框架,并且能将其运用,这才是背诵的意义所在。
高一的历史逆袭技巧 篇五1、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很重要,一次的考试成绩说明不了什么,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会一直失败下去,刚步入高一,在学习上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这时候更需要给自己加油、打气,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置身现实,接受一切,环境不会改变,作为学生要做的就是去改变自己,以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未知的事情。
2、课前、课后都要看书
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学习而言,书则是最主要的,任何的知识都来源于课本,从中可以延伸出其它的知识,这就好比一棵大树生出了新枝是一个道理,对于高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应该多看书,当然看书也是有讲究的。课前看书是为了提前预习上课的内容,自己大概有一个了解,当老师上课时,自己可以理解着去记忆,带着目的去听,这样的课堂效果会更好,因为你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
3、做专题练习
上高中以后,课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若做不到学以致用,即使把知识点都记住也没用,学习是要靠方法的,在知晓知识的基础上多做一些专题训练,既能查看自己的学习状况如何,还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当然,在做专题训练的时候,还需要学会在弱科上多下功夫,这才是提高成绩的好办法,若你只做自己会的题,放弃不会的,到头来的结果就是,会做的依旧会,不会的依旧不会,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可最终却没给自己的成绩带来任何的改变,从而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不利于之后的学习,毕竟高一才刚开始,不需要怨天尤人。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篇六【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发展特点:A少数民族先后建立政权,开发边疆;B民族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促进边疆发展。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加强对民族地区管辖;D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建立突厥汗国,统一西北。突厥人锻冶技术较高,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突厥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2、_: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_东西突厥。贞观初期,唐朝大败_,俘获颉利可汗,_灭亡。唐太宗实行开明政策,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西突厥:太宗时,唐朝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高宗时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则天时,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二、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的统一及接受唐朝封号:①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②_灭亡后,回纥逐渐南移,归附唐朝。③唐太宗任用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④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①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②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和亲。③这是以往和亲中少有的。④回纥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羊和骆驼,通过互市与中原进行贸易。⑤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逐步定居下来。
3.回鹘汗国瓦解及西迁:①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回鹘。②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有的西迁至新疆,是今天维吾尔的祖先;有的西迁至今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还有的西迁到中亚。
三、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的生活:①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他们以渔猎和放牧为生,也经营原始农业。②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落强大起来。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①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②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渤海国与唐朝关系:①粟末靺鞨在黑水靺鞨南面,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②7世纪,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自立为王。③开元初,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
授忽汗州都督。④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并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四、南诏的崛起:
7世纪前期,在彝族、白族祖先生活的云南洱海一带,分布六诏,最南边的南诏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政权。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五、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其首领叫赞普。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为巩固统治,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农业、手工业、医药技术。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六、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及原因
1、主要方式:战争、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和亲、会盟。
2、原因: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品多篇)范文。